“能是能……”黄建福把我带到坦克旁指着坦克轮说道:“营长你看,这叫负重轮,这叫托带轮……”
好吧,负重轮我是知道,这负重轮两侧托着覆带的轮叫“托带轮”这是刚知道。
“这托带轮的作用吧!”黄建福继续说道:“就是让覆带松紧刚好,覆带太紧了坦克在山路上一颠就断,不是压断的是拉断的……”
这个我可以想像。压断是自上而下的,来自坦克的压力。拉断则是从两侧的,主要是覆带在落差太大的路面上高速运行时发生长短突变。
“咱们这坦克还好,有五对负重轮!”黄建福说:“再加上避震系统较好所以还能适应越南的山路,可是63式装甲运输车只有四对负重轮,负重轮行程只有170mm,而它的重量都近14吨,要知道59中才只有36吨……”
我得承认黄建福这说的比较专业,比如这负重轮行程我就不知道是什么,但猜也是跟避震有关。后来我才知道的确是这样。负重轮行程也就是其在避震作用下上下活动的空间。
这时的我有点听不懂了,于是就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就直说了吧。这装甲车有什么问题!”
“在越南那山路上,覆带动不动就断!”黄建福说:“而且避震不行,步兵坐在里头还没打仗就被撞得头破血流的……”
“唔!”一听这话我就皱起了眉头,难怪在战场上不常看到这玩意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63式装甲车的确有这设计缺陷,这也许是因为设计者考虑到装甲车比坦克轻,所以想当然的就减少负重轮或简化避震系统以节约成本,却没想到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在自卫反击战中暴露出这些不足,于是我军马上对其进行了改进,这才有了81年批量出产的改进型63式,而改进的地方也正如黄建福所说的这些缺点:把负重轮增加到5对,负重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