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问责相关人手,或者是处死几个玩忽职守之人,然后修改军法军规,制定更加严苛细腻的军法军规,继而安抚遇害者家人,追封一个荣誉,同时也要对他本人的错误进行追究。
可是秦琼的身份和苏宁的身份注定了这件事情会引起整个大唐范围内的震动,军队打了大胜仗,拓土千里,获得人口上百万,物资不计,还是处于劣势之下的成功,这种功绩原本就是极为难得的,辽东军可以获得巨大的赏赐,但是却在即将回到长安的档口出现了主帅副帅一死一伤的震惊天下的事件。
李二陛下因为老臣秦琼的战陨而伤心过度,连着数日不能处理国务,连寝宫之门都不出,太子李承乾紧急监国,并且被授权全权处理大庆典和秦琼的丧礼事宜,李承乾被弄得焦头烂额,整个太子东宫昼夜不停息的办公,李承乾连着三天三夜没睡一个囫囵觉,极度疲劳,却根本无法安心入睡。
这种事情,被谁碰上了都是极为棘手的,这几日李承乾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在李二陛下的议事殿召集群臣商量这件事情究竟该怎么办,所有人的意见都不统一,军方有军方的看法,文官有文官的看法,文官里面纵横家有纵横家的看法,儒家有儒家的看法,法家也有法家的看法,只有墨家保持了沉默。
李承乾愁眉不展,一直到苏宁的军报送来,他才看到了一点点转机的曙光,这个事情,居然是这样的,这实在可以看作是命中劫数了,属于苏宁和秦琼的命中劫数。怪谁呢?
李承乾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群臣,征求群臣的意见,尤其是主管礼部的儒家和主管刑部的法家官员的意见,这个事情是无法脱离礼制以及刑法的范畴的,儒家和法家对此进行了激烈辩论,儒家认为这件事情应该遵循古制,在大庆典办理的同时,也要注重翼国公秦琼的丧礼,毕竟是战死,而不是病死。虽然由他自己的问题在里面。但是他的功劳是不可以忽视的。
法家官员则认为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