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分忧,要你何用?”
苏宁顿时就郁闷了。这个自恋狂还真是会给自己找理由脱身啊。要不是自己早有准备还真的不好对付他,不过还好,早就知道了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的本性,所以对此早有预料。苏宁笑眯眯的把奏表拿起来。递回给李二陛下。笑道:“陛下,臣准备的应对之策就在其中啊!”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顿了一会儿,试探着问道:“重写贞观律就是你的对策?”
苏宁点头:“正是如此!”
李二陛下疑惑道:“这是一件牵扯到整个大唐的大事情。仅仅是修改贞观律,把一些条款加进去,就能做到扭转局面的程度?大唐的局势正在蒸蒸日上,此时使用严刑峻法,恐怕有些不好吧?”
苏宁说道:“昔年诸葛亮治蜀,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上表刘备召集刘巴李严等五人共同制定《蜀科》,《蜀科》乃严刑峻法之典范,但是实行之后,虽然严苛,却得到了蜀民的拥护,从而使《蜀科》成为蜀中法律之基础,蜀中万民安定,才让诸葛亮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南征孟获,北伐强魏,诸葛亮用兵不算太过高明,但是治理国家却是一把好手。
他所秉持的观点,就是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汉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积攒国力,以备决战匈奴,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随着朝廷统治稳固,时日渐久,从乱世过渡到弛世,黄老之学已经难以满足汉朝廷治理天下的需求,以至于导致豪强遍地横行,万民苦不堪言,官府不敢管制的地步。
前秦之覆辙导致后世都认为以严刑峻法治理人民是错误的,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儒家尚且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说,本身就在言明律法之重要性,蜀汉立国四十余年,国内矛盾很小,基本没有大型叛乱事件和汉民造乱,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治蜀采用的法制措施,将礼和法完美糅合,采用前秦之严法,也有儒家之宽容,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