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贞观攻略 > 六百四十 以父之名

六百四十 以父之名(4 / 6)

,再创辉煌,再不济也要能守城,所以关羽张飞的儿子都要上战场。诸葛亮的儿子就要做大官。

可是二代继承人可以超越一代开创者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虽然李二陛下本身就是一个超过他父亲的例子。但是这种例子并不多,甚至很少见,儿子比老爸还能打还能干的人真的不多。初唐的将军们,似乎就没有一个人的后代能比得上老爸的,李伯瑶?李震?长孙冲?程处默?尉迟宝林?

他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们的老爹,又好比房玄龄的二子房遗爱,天生有勇力,也就是说天生气力不凡,好好儿的培养估计是个不错的猛将,不过谁让他是房玄龄的儿子?房玄龄是个著名的文人,他的儿子自然也要在政务上继承乃父之功绩,继续努力……

苏宁可不这样想,一个人如果不在他所喜欢的他所擅长的事业上付出努力,那么只能说是事倍功半,做无用功,成功的道路很窄,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自己的努力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上。

苏宁不认为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成为自己的继承者,虽然大唐的宗法制度还是很有效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依然很坚挺,李芮涵作为正妻诞下的长子就是苏宁的法定继承人,将来苏宁的爵位和大部分家产都会由眼前的庆仁小肉球继承,而以后诞下的儿子也只能分到其他的一些家业。

事实上苏宁觉得这样有些对不住小庆仁,万一小庆仁是个风流倜傥的文人性子,部喜欢舞枪弄棒,那么他肯定会很痛苦,因为作为最正统的继承人,苏宁最为人所知的是战功和军事能力,并非是诗词和字画,苏宁主打路线也是军事路线,然后是李二陛下的国务顾问,最后才是风流才子苏三明。

与国于民有利的不是军功就是政绩,作为举世著名的苏侯爷的儿子,如果不会打仗不会武艺不会治理国家,那也太说不过去了,苏宁敢肯定,小庆仁四岁左右一定会被苏定方强制要求开始习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