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低着头,往日的趾高气扬已经看不见踪影,就连大唐政府谈论起和他们息息相关的现有世家大族的特权该如何应对的时候,他们也只是瑟瑟抖,冷汗直冒,并不敢出有所干预。
李二陛下这些日子感到自己的快乐是以往所有快乐的总和,朱雀门售书的事已经被史官载入史册。必将大肆美,而以孔颖达为的清流文人集团和寒门文士更是激动的流泪不止,纷纷撰文赞美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一个军人出身的非纯汉血统的帝王。李二陛下一直都是被文人辱骂和瞧不起的对象,一朝翻身做明君圣君,他的心想不好都难。
当然,他也意识到了民意的力量,他开始关注民间声音,每做一件事都要遣人询问百姓的意见,百姓反映良好则喜不自胜,百姓反映冷淡则忧心忡忡,朱雀门售书的十万民潮让他不仅激动,而且害怕,他头一次真正的认识到了百姓的力量,他终于明白了,山东士族之覆灭不是他的功劳,也不是苏宁的功劳,山东士族已经走到了尽头,自绝于天下。
商鞅变法到了最后,贵族无力改变,只能妥协,即使商鞅已死,但是天下大势不容违抗,守旧势力再强大,再怎么玩弄权术,却依然难以对抗悠悠之口,百姓的力量,由此可见,李二陛下还在朝会上三番五次叮嘱群臣一定要注意,还不惜说出自己数次梦中惊醒的事来告诫群臣,欺压百姓,没有好下场。
眼看着李二陛下似乎有些反应过度了,群臣由此上奏,将历朝历代的事都说了一遍,以此缓解李二陛下的担忧,山东士族因百姓而亡,大唐会不会也如此?李二陛下的担忧就是这样,群臣连番上奏,多少安抚了一下受惊之人的内心,之后苏宁入宫,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话对李二陛下说了一遍,当天晚上,一副整齐的大字就挂在了李二陛下的床头……
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李二陛下恢复了自信,他坚信,只要自己对得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