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的大臣都是他外公的逆臣,谁都害怕这个人当了皇帝会不会将隋朝复辟,或者是秋后算账,所以李恪几乎完全没有办法做皇帝,加上李二陛下弑兄杀弟夺取皇位给大唐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为了不让后世子孙重走自己的覆辙,他一定会竭力维护地长子继承制,更何况是李承乾至今仍然非常符合他的意思,李恪没有希望,完全没有,事实上李恪的待遇也是李二陛下所有儿子里面的倒数几位。
可惜了这个英果类李二的俊杰人物,贤明,英明,这样的词语用在李恪的身上真的很合适,但是,可惜啊,可惜啊,就算自己想帮李恪也只能从另外的方面给立刻找一条路,但是不说苏宁和李恪的弟弟李愔有这样那样的过节,李恪饶是心胸宽广估计也会有些想法,虽然几次见面的感觉都还不错,但是不能贸然接触他。
至于李治就不说了,如今只有五岁,深得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宠爱,被封为晋王,但是看不出有成为唐高宗的可能性,李承乾和李泰都还在,长孙无忌没有一力扶持李治的理由,苏宁不想和长孙无忌正面对决,胜算不是很大,而且,如今苏宁也是皇族,长孙无忌也算是皇族,有着利益的一致性,关系还是不错的。
李二陛下早些年还有几个其他的儿子如楚王李宽,但是早亡,剩下的一些儿子也大多数不顶用,能够做皇帝的真正只有三个人选,李承乾、李恪、李治,毫无疑问。苏宁支持李承乾。
“是啊,在长安待的太久了,很累,正好是新婚燕尔,就想离开长安,过几天清闲的日子,陛下在三原县为我修筑了一套宅子,还没有住过,这一次就回去住一下,顺便好好的管理一下封地上的事情。大唐现在有多重视三原县你也明白。很多农业改革的措施都在三原县实验,我也要回去监督他们,可不能让那群人把好好的现状给毁了。
现在我还有很多的设想想要在封地上做,苏家庄子日益兴盛。周围的发展也很好。我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