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人,他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是平定南方,一连击破数十个蛮夷寨子,为大唐扩建了一个州,在当地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卒后漳人立庙祀之,并配祀于开漳圣王庙,宋绍兴年间还被追封为“威武辅胜上将军”。
所以虽然他因为年龄的原因缺席了苏宁带着几个混蛋们建功立业的几次战争,但是苏宁并不怀疑李伯瑶会后来居上,成为不亚于李震他们的名将,事实上苏宁一直认为,在几个好兄弟里面,成就最高的应该会是李震和李伯瑶二人,程处默和尉迟宝琳属于猛将级别的,长孙冲在战略上的运用不怎么灵活,倒是善于战术使用,临阵可为破敌之将,而李震则更善于战略的策划和战术的制定,是参谋长的人才。
而李伯瑶可谓是文武双全,颇有几分李靖的样子,但是估计历史上李伯瑶的寿命不是很长,而且因为李靖的功劳太大,李伯瑶也不得不小心翼翼,不能立更大的功劳,所以声名不显,若是给他足够的发挥空间,李伯瑶有成为李靖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的能耐。
世人都认为苏宁才是李靖真正的继承人,但是苏宁自己觉得,自己并不如李伯瑶一样专精于军务,李靖的主要能耐是治军打仗,苏宁却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大唐的社会改革上,从李二陛下的种种迹象来看,似乎李二陛下更看重苏宁的政治才能而非是军事才能,这可能和之前杜如晦与李二陛下的秘密谈话有关系,但是苏宁本人并不清楚这次秘密谈话的内容。
只是从那之后,李二陛下开始有意无意的让苏宁更多的接触到朝中政务,而苏宁少年宰相的名号也就是由此传出,虽然不能直接上朝,但是却能通过和李二陛下的私人奏对从而影响到大唐政局的变化,扫平山东世家之后,大唐朝中空出来的政治权利空间本来应该会引起一场争夺,但是这场争夺却被李二陛下用大量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行动制止了,大量的官员得到火速提拔占据了这些位置,然后开始推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