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贞观攻略 > 四百七十 李二的惩处

四百七十 李二的惩处(3 / 6)

上关系,外面人都说王元的升官儿速度那么快就是因为有苏侯爷在后面保着,苏侯爷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给一个小官儿谋一个出路不是妥妥的吗?要是能和苏侯爷搭上关系,成为三原县令,那么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徐治也不免的会抱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也不想在长安县县令这个位置上再做下去了,长安城到处都是一些横行无忌的世家子弟或者是将门功臣子弟,对于世家子弟皇帝是想管而没有办法立刻就管,对于将门功臣子弟皇帝是压根儿就想包庇。

皇帝亲口对徐治说过,之前他看《汉书》的时候,对于汉家苛待功臣这一说很是反感,对于开了先例的汉高祖刘邦也非常的责怪,人家出生入死为你打江山你却狡兔死走狗烹,这算什么?所以就在开国之后尽全力保护好那些功臣,那些功臣都跟自己出生入死打江山,现在江山打下来了,他们想要享受,也是应该的,作为皇帝,是应该把他们应得的都给他们,至于他们嚣张一些跋扈一些也是难免的,就希望徐治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话李二陛下说得容易,但是徐治做起来却难了,这几年以来在长安县令任上徐治是兢兢业业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过错,但是对于那些豪门子弟和功勋子弟到底该如何应对,皇帝却总是含糊其辞,其实他也是生不逢时,要是在贞观十一年以后,皇帝肯定不会是这样的态度了。

李二陛下话中有话,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在尉迟恭暴怒差点儿打瞎了李道宗的眼睛之后,李二陛下非常不高兴,意识到自己对待功臣太过优容,也进而意识到汉高祖对待功臣严苛不是因为有意要对付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嚣张跋扈破坏国家法制,对于刚刚建立的国家没有好处,更有甚者起了不臣之心,所以汉家才会这样做,只是做到后来有些偏颇了。

贞观十一年百骑司的建立和尉迟恭受训,乃是贞观朝对待功臣态度的转折点。

可惜徐治没有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