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枪?改之莫非也琢磨过这连续火器的事情?”徐光启敏锐地发现了苏昊嘴里冒出来的新词,在与苏昊交往的过程中,他已经习惯了去捕捉苏昊话里的火花,知道这些火花往往都能够变成逆天的发明。
苏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对徐光启说道:“小弟的确有过一个想法,只是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的工艺支持太复杂了,所以不敢提出来。子先若有兴趣,小弟倒是可以跟子先说说,权当是一种探讨了。”
说罢,他让人拿来一张纸,找了根炭条,开始在纸上给徐光启画自动步枪的示意图。苏昊并不是军械专家,甚至谈不上是个军事爱好者,他只能从一个普通理科生的角度,给徐光启讲步枪自动装填的原理,希望对方能够从中得到启示。
“利用后座力?”徐光启眼睛闪闪发亮,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并且在心里形成了一个粗略的构思。
其实,自动步枪的原理并不复杂,不外乎是利用子弹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来实现退壳和装弹,至于各种机窍,高明的工匠自然是能够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以明代的生产工艺,要实现这种自动装填装置的批量生产,尚有难度,但如果仅仅是少量地制造,应当还是能够实现的。
“我明白了,枪弹击发,产生后座力,再引入下一颗枪弹,再行击发,又有新的后座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无穷,那么一支枪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了。机窍装弹比人手要快得多,一支燧发枪就能变成十支乃至百支,古人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真的能够实现了。”徐光启兴奋地说道。
苏昊被徐光启感染了,他问道:“怎么,子先觉得这样的火器我们能够造得出来?”
“完全可以。”徐光启说道,“只要假以时曰,光启定能将这种……重机枪给改之造出来,若有此利器,鞑虏何所惧哉!”
“你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把它造出来?”苏昊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