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的都得牢记。
早晨起来天还没亮,用领来的梳洗用具梳洗干净,拿上发下来的一个背袋,出来去食堂吃了一碗热米粥,还有一个馒头。背袋装了报纸,拿着发的雨伞,郑三出门了,天蒙蒙亮,管事的小哥一再叮嘱:“走路当心啊,摔跤伤了是小事,弄湿了报纸,回头小心你们的皮。”
十几个娃娃上了门口的一辆四轮马车,长长的车身和顶棚,两边有栏杆,各自上车坐着,收起雨伞来。赶车的老汉轻轻一甩鞭子,马车稳稳的走动,在车上摇曳了一会,天差不多亮了,老汉道:“城隍庙的到了,都小心点,送完报纸别乱跑,自己回家,别叫人拐子拐了。”
下了马车,看看自己负责的一条街道,郑三撑着雨伞,仔细的护着背袋,不肯叫雨水湿了报,慢慢的走到第一家春明茶楼跟前给开门的伙计鞠躬道:“这位大哥,我是来送报纸的。”
“放桌子上吧。”伙计还算客气,一句话低头自己忙活。郑三进去,先把二份报纸放一张桌子上,想了想又分开,二张桌子上各放了一份。走之前,不忘谢谢,这是管事教的规矩。得到一个笑容后,开始了下一家。
吃了几天饱饭,郑三绝对不允许自己失去这份活计,所以他很小心,很仔细的。他算过,一共要送七十七家,每家二份报纸,辰时之前肯定能送完,不着急,千万不要搞错了。胸前的背袋有点沉,但是想到每日三餐的吃食,他便不觉得沉了。
看着一群报童坐着马车消失在晨色中,陈燮的心里也很忐忑。为了照顾远一点的孩子,特意备下的马车,这也是一笔开支啊。关于这些孩子的未来,陈燮还有别的想法,现在先不去管,给他们吃的穿的,然后每日让人教他们识字。几年下来,这些孩子都是南京通了吧?干个包打听肯定不在话下,慢慢来吧,这里是无奈的明朝。
起来看不到陈燮,郑妥娘披件衣裳,里头褒裤肚兜就下了床。看见陈燮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