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两个也在军官的催促下与晚八点全部抵达。
战前拥有三万居民的巴藏库尔已经成了沙黄色的海洋,以城市为中心南北两翼被中国远征军隔出一道狭长的防御线,数以万计的士兵挥汗如雨,用英法提供的工兵铲迅速挖出一个个约长30米的短壕。在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苏小虎(前章打错成在俄国的石小楼,抱歉)果断放弃传统长堑壕修筑办法,改为这种层叠不规则状短壕。
格朗梅松上校抵达后立刻被这种修建方式吸引,但琢磨良久始终搞不清楚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短壕有什么作用,最后只得放下骄傲虚心求教,但苏小虎却对这个远征军抵达开始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家伙怨念颇深,简单一句“时间不足”应付了事,倒是谢汝翼笑着指点迷津:“上校,如果您打过鱼就明白了。”
捕鱼?格朗梅松上校开始还以为是语言差异导致翻译错误,直到同来的法国少尉画出渔网后大家才逐渐明白,层层叠叠的短壕就是一个个筛眼,在时间不足无法修建需要数天甚至数十天才能完善防御工事的情况下,那位苏将军选择更为简单的短壕,除非德国步兵能变成流动的水,否则这些短壕就会成为他们前进中必须越过的“路障”。格朗梅松上校夸奖了少尉,很多年后谢汝翼才知道,这个少尉叫阿尔方斯-朱安。
苏小虎其实真没时间解释什么叫筛眼壕,也不可能告诉他们使用这种战壕的战术,事实上除了接受过训练的国防军5师和8师外另外三个预备役师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最后只能将5师以排为单位打散分配到其余三个师中驻守战壕,由8师充当总预备队。
建制完全打乱造成了不小混乱,还不等融合侦察连就报告德军出现在15公里外。“格朗梅松上校,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1个小时内,巴藏库尔所有居民都必须撤走!”面对苏小虎的严令,这回格朗梅松上校没任何废话就执行命令,在他和法国军官的努力下,刚被解放还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