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积极参战的倡导者,也是后来被美国人评为“现代美国缔造者”并被搬上拉什莫尔山的五位之一。当然,也是将《排华法案》变成永久法案的推动者。
“很高兴见到您,泰迪阁下。”杨秋是多么梦想成为东方的老罗斯福啊!所以内心很激动的伸出手,反倒是老罗斯福微微皱了皱眉,还是握上了他不太喜欢的黄色大手。两人并没有太多交集,大棒和胡萝卜的泰迪时代已经过去,他对太平洋的威胁已经解除。
步入国会大厅后,喧嚣和吵杂差点让顾维钧不敢相信这就是美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一。议员们有些在谈笑,有些在打瞌睡,更多人在谈论“疯子”用人命换取微薄利益的行为。但当他们看清杨秋一行步入会场后,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眼睛里甚至还流露出丝丝迷惑,只因为他们的穿着打扮完全颠覆了印象中的华人形象。
干净利落的军人式短发、剪裁合体的西服,亲切微笑,还有那种面对上百记者和议员们镇定自若的表情,都一改传统印象中的华人的形象。“我没看错吗?确定他不是来自马来亚?(马来亚华人最早发起华人童子军运动,被美国视为西化成功地区)”一位参议员见到吕碧城那身刚在美国兴起的职业女装后,瞪大眼睛。
记者们飞速抢好位置蹲在演讲台前后,随着布朗敲下木锤大厅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这个老人的声音在回荡:“先生们,女士们。今天大概是这个讲台第一次迎来东方的朋友,我和你们一样期待这次演讲,我们将一起走入历史!”
声音很洪亮,也让目光逐渐聚焦在准备上台的杨秋身上。当他迈开步伐不带任何演讲稿向讲台走去时,角落中忽然响起了嘘声。来自爱尔兰和德裔社区的议员们在最关键时刻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参战的不满,渐渐地另外一些人也开始加入,还有几声刺耳的口哨。
布朗和老罗斯福笑眯眯充耳不闻,顾维钧皱皱眉,首次经历这种事情的吕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