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援助款将朝鲜和日本乱局逐渐推动起来时,袁世凯的葬礼也已经结束。最高待遇的国葬和下半旗致哀举措不仅仅承认了袁世凯的身份和地位,还让杨秋得到了不少昔日北洋的尊敬,这是他没想到的。但他并没立刻回南京,因为第二次国社全国代表大会就要在武昌召开了。
和两年前西南临时联合议会建立那次确定主席和执委的临时会议不同,此次会议吸引了太多太多目光。因为这不仅仅是国社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大会,更决定了未来五年民国政治走向。最吸引人的是,此次会议将会解开现在民国政治圈的最大谜团,杨秋是一步登天还是继续利用实权背后操控以国会制后的掣肘和正面冲突。
时隔两年武昌再次成为了全中国的焦点,国社党主席杨秋,国社执委民国首相唐绍仪,湖南省省长谭延闿、广西省长陆荣廷,四川省长邓孝可,党务秘书长陈果夫,北京市长阎锡山,教育部长章太炎,工商部长申树楷,铁道部长詹天佑,中央银行行长徐秀钧,财政部长张文景,卫生部长伍连德,警察部长杭武(杭志弟弟)。只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国社已经庞大到何种程度,更别说身为大总统兼国社执委的黎元洪也即将到来。
大半个内阁,八成的议会,全国七成省长和市长,工商名流,学生和民间代表更是不计其数。当国社聚齐后,杨秋也才发现自己一手创造的这个集体已经庞大到如此地步,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是迫于自己的威势,或者见风使舵转头来的小人,但谁也无法否认国社已经成为全中国最大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被取代的政党集团。
从他居住的小院二楼看下去,外面已经被荷枪实弹的警卫连彻底封锁,近千人的与会代表让武昌进入了最高戒备,不仅萧安国亲自坐镇,国防部还取消了104师的全部休假负责保卫,内圈更是由刚从朝鲜回来的猎人贴身保护。
如此严密的保安工作不仅体现了此次会议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