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帆布弹带被扯烂堵住了枪匣,急的机枪手连忙用力将马克沁重机枪从射击孔前拽离,应急保护的一挺麦德森轻机枪立刻占领射击孔,继续对山坡扫射。
顾不上发烫的机匣,机枪班的几位战士开始手忙脚乱的清理残留的帆布弹带。
这是项很讨厌的工作,加上鄂军中根本就没有经验丰富的重机枪手,杨秋自己也没玩过这种古董货,所以他编写并且让全军机枪手中间学习的《机枪战术手册》仅仅能帮助士兵学会战术,技术上却根本帮不到忙。加上马克沁机枪零件上百,刚学会的人就算平时训练想拆开机匣也很头疼,何况是现在这个紧要时刻,所以机枪堡内简直就忙乱成了一锅粥。
眼看最重要的一挺机枪停歇下来,石小楼顿时暗道不好,能在北洋的冲击下打到现在完全都靠这些生疏不齐的机枪,尤其是重机枪更是成为了封锁利器,白天时就已经有两挺被炮火击中打烂,现在第三挺都停了,关隘上顿时少了一半火力,左侧立刻就出现一个大空档。
经验老辣的北洋兵立刻看到了这边,在三长两短的铜哨提醒下,数百位北洋步兵顶着子弹向这边匍匐爬来,石小楼很清楚,要是被他们爬到百米发起冲锋那可就是大麻烦了,正思考着是不是居高临下发动一次反冲锋时,就看到吴兆麟带士兵将两门十管手摇式12.7毫米格林快炮推上了城垛。
格林快炮是真正意义上第一种装备国内部队的重型机枪,老北洋曾经装备了很多,张之洞筹备新军中也从国内调来了数十挺之多。圆滚滚的自落式弹匣被插入了快炮上方,机枪手抓起手柄开始旋转,两位副机枪手则负责操控角度,装弹手和输弹手则不停的更换弹匣。
和操作更简单的马克沁相比,这种机枪虽然火力不弱,但射击角度完全要靠机枪班的士兵精密配合。由于左路军缺乏机枪,为了加强火力才不得不把这种老爷货从楚望台被搬了出来装备部队,最后还是黎元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