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一个侧翻起来的乒乓球桌。审讯者三十来岁,张俭进来的时候他在读案卷,头也不抬地说:“坐那里。”
指的是他桌子对过的长板凳。
“问你的问题,你要老老实实回答。”审讯者说,“因为我们对你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他还在读那一摞案卷。
张俭一声不吭。他的一生虽然过了一大半,但做的就是那几桩事,还至于这么用功去读
审讯者终于抬起脸。这张脸竟有点像小石,比小石大两号而已。你觉得他坐在这样的桌子后面是他自己在找乐子。他没有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样子,反而让张俭刚抓住的自我感觉又失去了。这不会是个业余审讯吧?这年头业余的人物很多:业余厂长、业余车间主任、业余战士、业余演出队,都是些外行们做起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事。张俭觉得业余是比较可怕的东西,它的自我弥补是把一切做得更过火,因此更业余。
“你出生在哪里?”
“黑龙江省,虎头镇。”
“……就完了?”
张俭的沉默是期待他开导,“就完了’”是什么意思
“虎头镇就算交代清楚了?”
他还是沉默地等待对方启蒙。难道不清楚?请问你想要我们家的门牌号?街坊姓名
“虎头镇是日本鬼子比中国人还多的镇子。这一点你为什么不主动交代?”
他觉得他更张不开口了。首先他没数过虎头镇的日本人口和中国人口,其次他刚刚两岁父亲就被调到了安平镇。假如审讯者用功读了卷宗,应该知道他离开虎头镇时的岁数。
“你父亲是伪满职工?”
“我父亲……”
“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了!”
张俭决定不理睬他。
“所以你所标榜的工人阶级出身是冒牌的!”
“旧满洲的铁路工人有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