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疯狂的建设和生产下,中华帝国于1930年,总产值突破了7500亿亚元,而此时美国已经陷入了经济萧条之中,总产值在1930年下跌到了1206亿美元,生产下降了1/3。中华帝国的7500亿亚元的产值,达到了美国的3.1倍,本身中华帝国的国民年总产值就大大超越美国,加上1930年一增一减之间,差距也就更大了。
而在1930年,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美国在投入的财力方面,却依旧不减,可见美国保持海上霸权的决心。
中华帝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陆权国家,陆上霸权是其擅长的地方,美国要向防止中华帝国把手伸到北美去,必须有海军充当保险。
中华帝国由于在1930年的产值已经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次计划增造两艘猛将级战列舰。
分别是卫青号,以及岳飞号。
这次是真的造,加上戚继光号,真正的猛将级战列舰达到三艘,而猛将级空壳舰达到了五艘。
1930年,中华帝国中央财政收入高达850亿亚元,这么多钱的情况下,投入一点钱造两艘战列舰算什么。
实际上,夏钧手上的积分已经非常多了。
已经不在乎是几艘猛将级战列舰的问题了。
一艘先进的猛将级战列舰,貌似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效果,因此夏钧还是决定再造两艘。
英美曰这次在是否跟进的问题上却产生了很严重的分歧,美国政斧在经济萧条下,没有钱再造更多的战列舰了。
曰本坚决要求要造,但曰本经济也受到了打击,是仅次于德国的国家,曰本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中华帝国在军事上连续重创之后,加上出口业遭到中华帝国的打压,也十分依赖美国经济。
中华帝国再次增加了两艘猛将级战列舰,英美曰的分歧较大,最终选了个折中的办法,也选择增造两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