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唯一战胜国 > 第390章:迅猛的民生发展

第390章:迅猛的民生发展(7 / 8)

应民意。国民普遍希望帝国元首能够登基,以重建汉室正统。

不过很多国民都在等待1929年的民意公投。

在1925年,中华帝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35%,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4900亿亚元,是战后以来发展最好的一年。

这一年,也是中华帝国5亿人口大部分都普及了先进生产力的一年。

大量的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农业人口锐减到了三千万人,而在十四年前,中华帝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大部分的人口都从事农业,采取的是农村自然经济的模式进行运转。

而剩下的三千万农业人口,大多都采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力。

内陆经济在1925年有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大量的工业搬迁到了内陆,加上帝国刺激了国民消费,使得内陆的很多工业都发展了起来。

内陆地区大量的城镇发展了起来,同时很多以前到沿海谋生的工人也返回了内陆地区,中华帝国的经济分布终于是平衡了一些。

目前内陆地区最为发达的就是重工业,重工业大部分都分布在内陆地区,而帝国北部、西北部则是矿业开采最为发达,到处都是正在忙碌着开采的矿区,其中诸多大型矿区,还有一些超大型矿区。

而沿海地区则以轻工业和对外出口型工业及造船业最为发达,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冶金业,但相比内陆和北部、西北、东北等地区发展起来的冶金业来说,沿海的冶金规模已经比不上了,目前沿海的冶金主要是从海外进口矿石,然后供应沿海的钢材需求,以及出口国国际市场。

经过多年下来的产能扩充,中华帝国的钢铁等产品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国际贸易市场。

而近年来,中华帝国加大了移民力度,大量的国民向西部、北部移民,这些多是工业人口。

西部、北部地区虽然农业不是很发达,但矿产资源很丰富,那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