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中国,全国民众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中华帝国也完成了1920年的财政预算。
1920年,中国三军预算总额为30亿元。
而1919年中华帝国的税收首次突破了150亿。
华东集团的盈利也上升到了163亿亚元,其资产增长超出了政斧税收,去年华东集团拿出了88亿盈利交给国家做国民福利,但华东集团的运营并未因此出现任何问题,因为去年夏钧用积分维持了华东集团的运转,诸多生产设备、科研技术都是直接兑换。
不过缺陷也不是没有。
例如中国需要什么设备,而自己又可以制造,那么自然是自己制造更好,这可以带动就业,拉动产业发展。
如果直接兑换了,那么市场饱和掉了,相关的设备制造业也就不好发展了。
不过好在此时的中国并未达到这个程度。
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依旧排得很紧,华东政斧所需的生产设备靠夏钧,对设备制造业的压力有了一个很好的分流。
今年中国的设备制造业的产能依旧未能扩大到可以充分满足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钧打算一方面从兑换平台上购买,以避免进口,进口这些设备不仅会造成贸易逆差,而且会带动其他国家的相关制造业,十分的不划算,还不如直接从兑换平台上买。
另一方面,则是加大相关制造业的规模。
而战败后的德国,民生发展很差,就业问题困扰着德国社会,连大专级别的都在裁员之列,中国正好可以乘机吸纳德国的技术工人,德国的工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了。
有了的技术工人,中国就能够很轻松的扩大相关设备制造业的规模。
今年华东集团拿出了90亿亚元上缴政斧,以投入到医疗、养老金、教育方面的建设。
这让中华帝国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