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租凭协议。
就安徽和江苏两省来说,地方上的长官都忌惮华东自治政斧三分,因此他们也会出面压制。
在河北方面,这里是袁世凯的老家,河南督军(袁世凯上任后改都督为督军)是张镇芳(袁的表弟),为了拉拢夏钧,让张镇芳配合农垦公司的经营,这也为农垦公司开了方便之门。至于山东也属于袁世凯的控制范围之内,督军是张怀芝。
广东则是陈炯明的地盘,陈炯明此人并非国民党,而是中国致公党人,致公党是海外华侨最大组织洪门演变而来。
夏钧的光复会在南洋活动非常频繁,特别是今年夏钧开始向南洋和澳大利亚移民,与致公党之间倒是有些接触,双方关系也还算不错。
华东自治政斧派人到广东去和陈炯明通气时,陈炯明也表示愿意协助农垦公司的在广东的生意。
作为答谢,华东商馆当天给陈炯明送去了一千支步枪,以及两百万发弹药。
在广东的陈炯明自然知道华东自治三省是大金主,因此更不敢得罪,华东自治政斧可是能造军火的,而且能造很多军火,这在中国来说只此一家。
……在燕京的袁世凯的曰子则不是那么好过,他开始发现自己根本收不上什么税来,除了中央四省的田赋还能收上来以外,其他省份的税收不是被大军阀截留就是被土军头私吞。
袁世凯考虑再三,决定向华东自治政斧订购军火。
华东自治政斧的军火不仅最便宜,而且要质量好的好货也有,但袁世凯先来想去,还是买那种售价二十五元一支的步枪划算。
为了武装北洋军,以让中央能收上赋税,袁世凯在十二月首先向华东自治政斧订购了五百万元的军火。
这五百万元的军火为十万支毛瑟步枪,总价二百五十万元,外加马克沁重机枪、ZB-26轻机枪、子弹,以及建安兵工厂刚出厂的105mm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