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他替天行道,开始造反,很是英雄,最后却又接受招安,去征讨方腊,很是狗熊,同样的一个人,怎么前后差别那么大呢?
后来我才明白,造反的宋江,和招安的宋江,始终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要造反?
造反,就是为了招安。
当年的宋江,原本是给政府干活,而且还有职务,根据水浒的说法,日子过得很不错,除了拿工资,还勾结黑社会(如晁盖等人),吃点外快,还经常结交江湖兄弟,给钱从不小气(宋江:你当及时雨的名号是白给的?),只是一时手快,在被检举之前,干掉了自己的小妾,所以才被迫流落造反。
刘国能的情况比较类似,跟张献忠不一样,他原本是读过书的,据说还有个秀才的功名,但后来不知一时冲动,还是懵懂无知,竟然造了反,好在运气不错,这么多年没被干掉,还混得不错。
但造反这活,混得不错是不够的,毕竟工作不太稳定,危险性大,刘国能又是个比较孝顺的人,希望在家孝敬父母,所以趁此机会,准备投降,换个工作。
刘国能这一投降,就把张献忠吓懵了:投降,还有抢生意的?
眼看问题严重,他立即派出使者,去找熊文灿,表示近期就投降了。
但是熊总督也硬气了,没有盛情挽留,反而表示,关于投降的问题,还要研究研究,才确实是否接受。
原本投降是供不应求,现在成了供大于求,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麻烦了。
但张献忠不愧是在朝廷里混过的,非常机灵,立刻转变思路,决定,送礼。
而且张献忠明智地意识到,熊总督的道行很深(两广总督是个肥差),单是送钱估计没戏,所以他专程找了几件古董玉器(反正是抢来的),派人送了过去,只求一件事,让我投降。
捞钱之余还有政绩,如此好事,对熊总督而言,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