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呢?
所以多年以来,都是只打不谈。
但问题是,打来打去都没个结果,正好这次把团伙头目憋屈死了,趁机去谈谈,也没坏处。
当然,作为一名文官出身的将领,袁崇焕还有点政治头脑,谈判之前,先请示了皇帝,才敢开路。
憋死(打伤致死)了人家老爹,还派人来吊丧,是很不地道的,如此行径,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然而皇太极忍了。
他不但忍了,还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回应。
他用最高标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好吃好喝招待,还搞了个阅兵式,让他们玩了一个多月,走的时候还送了几匹马、几十只羊,并热情地向自己杀父仇人的使者微笑挥手告别。
这意味着,一个比努尔哈赤更为可怕的敌人出现了。
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才是强大的。
在下次战争到来之前,必须和平,这就是皇太极的真实想法。
袁崇焕也并非善类,对于这次谈判,他在给皇帝的报告中,做出了充分的解释:
“奴死之耗,与奴子情形,我已备得,尚复何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努尔哈赤的死讯,他儿子的情况,我都知道了,还有什么要求呢?
谈来谈去,就谈出了这么个玩意。
谈判还是继续,到第二年(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又派人来了。
可这人明显不上道,谈判书上还附了一篇文章——当年他爹写的七大恨。
但你要说皇太极有多恨,似乎也说不上,因为,就在七大恨后面,他还列上了谈判的条件,比如金银财宝,比如土地等等。
也就是想多要点东西嘛,辛苦。
袁崇焕是很幽默的,他在回信中,很有耐心地逐条批驳了努尔哈赤的著作,同时表示,拒绝你的一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