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就当老子没考过好了!
张璁先生虽然不算是个好考生,但也有个特长——礼仪学。他对于古代的这套形式主义很有心得,此刻正中下怀,挑灯夜战,四处查资料,经过整夜的刻苦写作,一篇惊世大作横空出世。
他看着这篇心血之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睁着满布血丝发红的双眼,急匆匆地向宫中奔去。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
明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大礼仪”事件就此拉开序幕。
这篇文书的内容就不介绍了,这是一篇比较枯燥的文章,估计大家也没有兴趣读,在文中,张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只向朱厚熜说明了一个观点——你想认谁当爹都行。
朱厚熜实在是太高兴了,他拿着张璁的奏折,激动地对天高呼:
“终于可以认我爹了!”(吾父子获全矣)
朱厚熜如同打了激素一般,兴奋不已,他即刻召见了杨廷和,把这篇文章拿给他看,在这位少年皇帝看来,杨先生会在这篇文章面前屈服。
杨廷和看完了,却没有说话,只是开始冷笑。
朱厚熜问:“你笑什么?”
杨廷和答:“这人算是个什么东西,国家大事哪有他说话的份?!”
说完,他放下了奏章,行礼之后便扬长而去。只留下了气得发抖的朱厚熜。
好吧,既然这样,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朱厚熜发作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写了一封手谕,命令内阁立刻写出文书,封自己父母为皇帝和皇后。
我是皇帝,难道这点事情都办不成吗?
事实生动地告诉朱厚熜,皇帝也有干不成的事情,如果杨廷和先生不同意的话。
内阁的效率甚高,反应甚快,办事十分干净利落,杨廷和连个正式回函都没有,就把那封手谕封了起来,退还给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