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征麟、杜聿明、张耀明师兄率两个旅接防并建立前线指挥部,让王以哲的六十七军将士撤往侧后的南天门一线防守,也好借机休整一下,可六十七军上上下下均不愿意,估计是他们心理已经失衡,误以为咱们中央军看不起他们东北军,最后为团结奋战,徐长官和学生只能作罢。可是,学生从王以哲和他的将校眼睛里看到的,却是无尽的恐慌和懈怠,还有就是对少帅下野的不满,与他们嘴巴上和脸上表现出来的并不一致,故此非常担忧啊!”
蒋介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的担忧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古北口前面诸阵地横向广阔,但是几个要地紧密相连,欠缺纵深,防御面狭窄,兵力多了摆不开,我粗略算过,顶多也只能放下三个旅,要是曰军真能击溃王以哲部占领阵地,想上去增援都来不及,只能依靠长城各关隘,像守城池那样守住北关、东关和西关,可如此一来,南天门也就在曰军的枪炮之下了……不过,你身为前敌总指挥,应该对王以哲有信心才对,他算是东北军中难得的将才了,也是汉卿甚为器重的心腹将领,断然不会像汤玉麟那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老贼一样。是不是你经过两次战局突变,已经对东北军没信心了?”
“校长,学生并不是借机抱怨什么,而是学生经过数月的努力,并没有获得什么成绩,照样被曰本人打到了长城脚下,所以学生痛心胜于痛恨。校长也知道,学生这个前敌总指挥其实就是个摆设,如何能指挥得动那些‘德高望重威名远播’的将领?我记得汤玉麟曾经这么对张作相将军说过:安毅小子毛都没长齐,我孙子和他都差不多年纪了,凭什么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听他的?意思很明白,东北军绝大部分将领都不可能接受学生的指挥,他们过的桥比安毅走的路多,他们吃的盐比安毅吃得饭多,他们扛枪征战四方的时候,安毅还不知道在哪儿呢,顶多也还在吃奶尿尿,牙牙学语……其实,学生早已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