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铁骨 > 第七〇七章 还是当军阀好(四)

第七〇七章 还是当军阀好(四)(3 / 6)

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

其原理和理论似乎很简单,但要制造出相关的机械并准确应用却很困难。特斯拉.奥楚蔑诺夫斯基今年六十二岁,早在三十年前,他就提出了“雷达”的概念,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写道:“当我们大叫而听到回声,便知道声音必定受到墙壁或其他物件反射……电波亦应该如此……我们可以因此确定物体(如船只)的位置、速度……”不过由于受俄国频繁的革命和研究经费短缺的影响,他的研究无疾而终,十月革命后,他和许多白俄学者一样,仓惶地逃入中国境内,后来辗转流落到上海,二八年后应聘到江南理工大学物理系出任教授。生活安定下来后,特斯拉再次开始了对雷达的研究。

当安毅接见并了解到他的研究科目后,大喜过望,立刻委任他为雷达项目的负责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研制雷达。

这个时候,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世界上已经有了许多关于雷达的研究论文和相关实验报道问世。1904年,德国发明家克里斯蒂安.许尔斯迈尔在实验室进行了原始雷达的试验,并取得了雷达设计的专利,但这种原始的雷达探测距离还达不到声波定位器作用的距离。1922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预言,利用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的特姓,完全可以设计出一台仪器,用来探测远距离船只的存在和方位。他据此画出了一张应用雷达设计蓝图,还将其命名为“电磁波方位探测器”。同是这一年九月,美国海军实验员泰勒.乔治和其助手扬格在华盛顿附近的波特马克河畔,进行两岸无线电通信试验。在试验中他们发现,每当有船只从此地通过,耳机中就会出现异常的怪声,有时甚至导致通信中断。经分析,他们认为是行船障碍了电磁波的传播。这就是有名的“波特马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线电波遇到金属物体时,能够像光一样进行反射。

特斯拉.奥楚蔑诺夫斯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