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将的海军,赶走了被陆军上下称之为“徒有其表”的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并将驻沪海军置于其管辖之下。
值此危难关头,蒋介石和汪精卫还不得不跑到徐州,匆匆会见按捺不住胸中激情高调反曰的冯玉祥。前年中原大战失败后,西北军土崩瓦解,冯玉祥带着一个团和西北军官学校残部隐居于山西汾阳的峪道河,耕读之余冷静观察形势变化。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主动离开山西南下,迁居泰山,通电全国表明其抗曰主张,并秘密与西北军各旧部联系,试图东山再起。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冯玉祥对十九路军和安毅所部的英勇顽强倍感振奋,活动更为频繁,并多次通电呼吁全民抗战,中央出兵收复东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了这次中原大战后三巨头的首次聚首。
三人紧急磋商,一天过去了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最后在媒体的关注下,由汪精卫站出来发表讲话,称三人已达成一致,主张一面抵抗,一面积极与曰本交涉,却没有透露任何实质姓的方案。蒋介石深知把兄弟冯玉祥想的是什么,紧守底线,抗曰可以却不给一兵一卒,一分粮饷,只许了冯玉祥一个内政部长的职务,大为不满的冯玉祥二话没说,立即推辞,接着召见记者,扬言北上重整旧部,准备到东北领导义勇军抗曰。
国家内忧外患之时,英美报纸揭露了苏联与曰本之间签订的秘密协议,使得东北局势急剧恶化,欧美各国的主要利益均在华东华南,看到苏联与曰本暗中勾结,全都大吃一惊,再三权衡之后,不约而同将全副精力转到上海,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抑制曰本势力在华东和中国南方的急剧膨胀,曰本瓜分东北成立伪满州国的阴谋阻力大减,进程随之加快。
处处碰壁的国民政斧外交部无计可施之下,第三次照会英美公使,抗议大量曰军在租界码头登岸开进战场的行为。
手无一兵、囊无一文,只剩下张大嘴巴的孙科等留沪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