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部就可想而知了,这一路打下来死了多少将士啊!从这儿也可以看到安毅他们的严谨作风和治军方略,北伐到现在,我们的军政各部连个粗略的总体伤亡统计都没有,失职啊!”
“回校长,学生已经将此事以报告形式上呈军政部,军政部也准备下文让各部上呈伤亡统计数字。”康泽低声汇报。
蒋介石点点头:“虽然晚了点儿,但也来得及,目前各部分都相互谦让达成了共识,番号重复的几个军也都调整完毕,我第一军、第九军、第三十二军的建设步子要加快,各军各师党代表的派遣工作你们要抓紧……安毅的读力师重建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俞济时呈上安毅的来信:“安师弟说一切顺利,他向校长致谢,信中说恢复了名誉,所有将士感激莫名,士气高涨。”
蒋介石看完信皱起了眉头:“他唯独看上鲁逸轩和赵瑞这两个人,还力荐两人担任团长,这家伙到底怎么想的?给了他三百人的名单,他居然只挑了八个人,而且其中六个还是搞政工的……”
“鲁逸轩和赵瑞二人均毕业于我黄埔,又都是前往俄国留学回来的尖子,只不过姓格内向,表现平平,估计是尚未有机会施展才华吧。两人跟随济时和衷寒他们到南昌与安毅见过两次面,其中一次一起上山打猎,估计相互间一见投缘也未可知啊!
从安毅要人的名单上看,他非常注重政治教育,重视我黄埔精神的传承,很好地体会到了校长的建军精神和殷切期待。”
陈立夫对安毅大量吸收政工人员的聪明之举颇为赞赏。
“说起来鲁逸轩与安师弟还是师兄弟呢……”
贺衷寒随即便把安毅和鲁逸轩师从俄国射击教官柳申科夫的情况向蒋介石作了详细汇报。
蒋介石微微一笑:“原来竟有如此渊源,怪不得安毅这么提携鲁逸轩,情有可原啊!”
贺衷寒小心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