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反倒适得其反。
“我一生阅人无数,然而在这个年纪,就能像此子者,机智而不愚鲁,聪敏而不狡诈。能发能收,懂得分寸,识得进退,几乎是绝无仅有。就凭他这次叙职最后一翻话,他这次封侯的机率,又增加了几分!”
大堂中央,荣廷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禁不住暗暗赞叹一声。有时侯,适时懂得收敛锋芒,反而是最锋锐的表现。
果然,方云声音一落。二十八位六部官员,都微不可察的点点头,眼中更是有若有所思。这次封侯的风波,确实闹得挺大。
兵、刑、户、吏、礼、工六部官员,承受着各方各面的压力。不止是朝廷,也不只是贵族侯、平民侯,还有民间的大儒、儒生,以及他们的同窗和老师的压力。这种情况,是绝无仅有的。
六部官员也册封过其他王侯,包括争议比较大的女侯尹微凉。但闹得这么大的,也只有方云。外界的各种争议和压力,已经大到他们无法忽视。方云这个时侯,无论是诋毁贵族侯一脉,还是标榜自已,都只会惹来六部官员反感。
反倒是方云这种“不插手六部商议,接受六部裁决结果”的表态,更加能得到这些大臣的认可。虽然也不乏有人认为,方云玩弄了一点小手段,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这翻话,合情合理,并没有愈规矩的地方。
因为六部裁决,向来是***进行。方云一再强调六部的***性,也并非没有道理。不少人也开始深思,这次六部会审,是不是掺杂进了太多的其他声音了。
凡此种种,却让方云得到了在场二十八位六部官吏的心理上的认同。
“方将军,这次的兵部叙职已经结束,方将军可以回去了。以后,可能还会需要方将军配合,希望方将军能够理解。”
一名兵部尚书道。
“方云明白。”
方云点了点头,起身走出来兵部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