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的景物在不住的倒退,师妃暄的瞳孔陡然放大,并非因为对方的突然拔刀,而是惊诧于对方在这一招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底蕴和境界,远远超出了师妃暄这位慈航静斋有史以来最优秀传人的预估。
师妃暄乃放眼当代,足以排进前五的绝代剑手,自出道以来,也见过不少成名高手,刀客,自然也不例外,但却从没有任何一个刀客,在拔刀时,能做到如李轩这般行云流水,刀仿佛已经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平平无奇,却又妙到毫巅,面对这一刀,师妃暄有种无从躲避也无法阻挡的感受,所以,她只能退,一退再退,因为在对方拔刀的瞬间,她已经感受到那股冷冽无比同时又霸道无比的杀机。
没有任何理由的杀机,但那股支持杀机的信念却无比坚定,让人有种出刀必见血的感受。
师妃暄不知道为何初次见面,便让对方生出如此可怖的杀机,但此刻,已不容她多想,色空剑出鞘。
如果说,李轩的刀是煌煌烈日,炙热无比同时又带着焚尽一切的霸道,那师妃暄的色空剑便像高悬明月,虽无法与烈日争辉,却自成一脉,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柔和光辉。
剑势荡开,丝丝缕缕如柔肠百转,不断地化解来自对方的刀气,同时借助一退之势,巧妙的将对方原本凌厉无匹的锋芒化解。
一丈,五丈,十丈!
直到退到天津大桥的尽头,才堪堪将对方那一刀之威完全化解。抬头时,却见刀已还鞘,重新落回那名冷若冰霜的女子背上,若非天津大桥上那道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桥的刀痕,几乎让人怀疑之前是否真的有人动手过。
“天下高手虽多。但能如师仙子一般轻描淡写将这一刀化解的高手,绝不超过一掌之数。”缓缓走上天津大桥,一股磅礴气势随着李轩的走动不断攀升,周围本就被之前一刀惊悚的人群顿时如同嗅到天敌气势的野兽一般,不自觉的散开,偌大天津大桥。只剩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