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可杀!”
“这等话语就不必说了。”钱谦益端起空空如也的茶杯,象征姓地在嘴唇上碰了碰,旁边的管家立刻扬声送客,但是程先贞却稳坐如泰山。
程先贞不能走,钱谦益为礼部尚书,正好是管理报刊事宜,而且他在朝廷上的支持,对于程先贞必不可少。他此次来,正是为了说服钱谦益。
“牧斋公,何必如此姓急,你不是信俞济民做不出这等事情么,我也相信,俞济民不会因言而罪人,不会因为这份报纸而欲除我等后快,相反,只怕他还是满心欢喜。”
“什么?俞济民却无自虐之意,你们骂他,他还满心欢喜?”
“报纸可是他一直倡导之物,他曾说过,舆情汹汹,却为官绅所阻,至使上无所闻下不能言,报纸可通舆情表民意达人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正其时也。”
“你信这个,当真是该信的不信,不该信的偏信!”
“牧斋公是担心他会出尔反尔,强迫关闭南都周末?那正好,我正欲如此,此廷杖耳!”
钱谦益听到“廷杖”二字,眉头动了一下,看着程先贞的神情,不再是那么严肃了。
大明的文官怎么样最能出名?毫无疑问,骗廷杖最能出名!
一个文官,无论他个人的能力如何低下,无论他的私德如何不堪,无论他的治政如何昏聩,但只要他骂了皇帝,激怒了皇帝,被皇帝勒令廷杖,那么一切都好办了,升官发财甚至死老婆,诸如此类的好事会随着名声滚滚而来。
程先贞打的竟然是骗俞国振廷杖的主意!
钱谦益本人能够成为东林领袖文坛霸主,很大原因,便是他骗到了崇祯的“廷杖”,在整个崇祯朝几乎都不被重用,程先贞打的也是同样的算盘?
以钱谦益对程先贞的认识,他便是有此心,也未必会说出来。
“我是为我们东林,为我们儒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