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风暴 > 五四四、半是英雄半为枭(四)

五四四、半是英雄半为枭(四)(2 / 5)

个师,总人数是两万一千余人。

但全大明人口多少?即使是饱经战乱的现在,新襄的社会研究院估计,全大明的人口总数,也应该在一亿三千万到一亿八千万之间!新襄的这点人口撒进去,就象是一团小火星撒入了海水,转眼就会消失不见。

而且大明积累的矛盾真的太多,有些问题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就算是俞国振主了天下,也没有这个本领。这种情形之下,即使俞国振的政策是为他们好,他们也会抵制、会自觉没有生路,再有两三个别有用心之辈一煽动,比如打着朱明的旗号起事,顿时会一片风起云涌,到那时,难道说要俞国振将虎卫的屠刀指向那些被愚弄了的百姓?

谁家父母,不是百姓出身!若真有那一曰,虎卫当中只怕首先就要分裂!

因此,当宋献策不顾形象,象只大马猴一样蹲在椅子上提出要乘此良机入主中原后,王浩然立刻进行了反驳:“以两百万人治一亿五千万人,非屠戮不足以服众,小宋先生觉得我们虎卫是能对数以百万千万计的百姓提起屠刀的么?那就不是虎卫,而是建虏,最终也必是和建虏一般下场!”

俞国振并没有“预言”若是建虏入主中原后华夏的结果会如何,只是就这个问题,让新襄各行各业人物都进行推演。他不务虚,只务实,比如说农民,若是建虏来了,必然要跑马圈地如同当初蒙鞑一般,那么种地的农民将会是什么下场。再比如说工匠,工匠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工匠自己可以想象。

最后综合起来,建虏入主之后,第一便是要实行大屠杀,将敢于坚持华夷之辨的人,对朱明尚有怀念的人,或者只是他们觉得不利于自己统治的人,都一一杀灭,杀得道路以目人人衔口,这才算是完成第一步。

第二便是焚书,摧毁华夏传统,凡不利于其统治的书籍,或焚或改。这些野蛮人是不懂得对文化的敬畏的,始皇帝的焚书坑儒多半是后世儒生的夸大与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