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风暴 > 四五九、忽然更作渔阳掺(一)

四五九、忽然更作渔阳掺(一)(3 / 5)

来。

“主公还是不放心,要亲自跑一趟?”茅元仪忍不住道:“事无巨细,非为上之道啊。”

“话是如此,但是我哪里管了什么具体事情,我如今就是一面鼓,到哪儿敲一敲,然后虎卫士气大振。”俞国振自我调侃道。

他知道自己的作用,只要他沿途出现一趟,鼓励和表扬一下那些办具体事情的虎卫,对于振奋士气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有的时候,办事的人甚至不需要你夸奖,只要你出现,表明他的辛苦被你看到了,那么他们就很满意了。

马蹄声迎面传来,为了避免交通出现堵塞,虎卫已经将百姓们引导至道路的右侧,因此,迎面来的虎卫跑得倒是没有受到影响。他奔到俞国振面前,下马行礼,将一封信交给俞国振。

“章先生的信,说是已经完全准备好了,让我们放心。”俞国振拆开看了看,便笑着向茅元仪道。

章篪的信中简略地说了他在青岛口的准备工作,虽然言简,但内容却很详实,这是俞国振一向提倡的文字风格。有明之时,山`东人口虽比不上江浙、湖广、江`西、福`建,但也是人口众多的布政司,崇祯三年整个山`东在册人口总数约是一千零六十六万人,虽然这九年来天灾[***]不断,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俞国振与茅元仪等人经过商讨之后估计,此战之后,整个山`东将产生大约会产生两百余万受难百姓。而建虏还祸害了北直隶,崇祯三年时北直隶的人口是一千零七十九万,如今应该还有七八百万,受难比山`东更重,只怕有三百万难民。

这些宝贵的人口,对俞国振来说都是千金难买的财富,对整个华夏的未来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俞国振定了一个此次乘着建虏南下的机会,在北直隶、山`东招揽二十万到三十万难民南下的计划,这个计划若能成,俞国振估计,再有一年,新襄体制下的人口就能超过百万!

百万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