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风暴 > 四五七、天假谶语专其雄

四五七、天假谶语专其雄(4 / 5)

情地小声议论起来:“他便是在码头上扛活的武晋,好一条汉子,力气极大的,只是吃不饱,若让他吃饱了,三百斤的包一人便可以扛走!”

“他妻儿前年都死,了“””

齐牛将武晋扶了起来,俞国振微微叹了。气:“你且节哀……”

“南海伯,我如何能节哀,若是当初听了您的,我举家迁至新襄,哪里会有这等惨事?”武晋抹了一把眼泪:“只恨我当枷……”

安慰人的事情,俞国振实在不拿手,因此,他身边立刻出现了拿手的人。

“大哥,你的事情当真让人难过,啧啧,这老天啊,就是不开眼!”许众上前拍着武晋的肩膀,一脸同情地道。

他将武晋拉到一边,也不知是如何和武晋说去了,俞国振这里没有空等武晋回来,他看着那些围拢而且越聚越多的百姓:“你们要入城,便请联保报名!“

没有太多的长篇大论,但这一次,那些百姓很温顺地依言排队。他们从武晋的话里听出来了,这位可就是南海伯,一位超品的贵人!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他们分不大清楚伯爵与官府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大多数情形下,只要确认了对方能代表官府,又没有被逼到绝路,都会习惯于服从。

这与华夏民族漫长的文明史中,不停地与自然灾害特别是大水灾相斗争有密切关系,在洪水肆虐之时,若不能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整体,那么整个群体都会灭亡。当西方人在神话中要依靠某位邪神的恩赐才能躲上大船逃避洪水时,华夏先民则在抗击洪水中形成了独具自己特色的社会思维方式。

每十名虎卫一队,带领着五十人的居民进入废墟之中,寻找他们家还能幸存的财物,这样的组织模式,彻底杜绝了哄抢的可能姓,也使得扑灭零星残火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并未造成火灾的反复。

随着镇中那数百建虏尸体的被发现,百姓心中最后一丝猜疑也消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