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獬顿时面色一变,目光冰冷的打量着汪乔年,张口就要说什么。
“这位兄台,小弟奉劝你一句,当今皇上英明神武,圣明无双。自登基以来,亲民勤政,查察官吏,整肃官场。如果没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我劝你还是不要进去的好,官场很可能会是你的断头台!”说着汪乔年的眼中冷光一闪,居然带着几分肃杀。
站在一边的卢象升顿时一皱眉头,看样子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可能也是家学渊源,不过看他的样子也不会武,不知道家里是做什么的。
伸手点指着几个人,孙之獬脸上顿时狰狞了起来,狠狠的一甩袖子,大声的说道:“上高水长,咱们走着瞧!”说完便大步的走了下去,楼上顿时响起了嘘声。
风波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说书的便继续说,贡士们互相猜测,有的某某人文采斐然,必定夺取状元,有的说另外一个人是会试的会元,连捷得到状元的可能姓不低。
通过会试的贡士数目基本上和三甲进士相等,贡士们考取进士是没问题的,关键在名次高低。
一甲进士及第,前三名称鼎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予翰林编修,英宗朝之后惯例“非翰林不入内阁”,授了翰林编修,将来做到内阁大学士的可能姓就很大,算是半只脚踏进内阁了。
二甲进士出身,选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三年之后考核,称为“散馆”,成绩优异者点翰林编修,称“留馆”,也就和三鼎甲一样具备了将来入内阁的资格,但时间上就多了三年。另外的庶吉士,或者到六部任主事,都察院做御史,或者到地方做知县,比留馆的就差了许多。
三甲同进士出身,这就又差了一层,除了个别出众的,基本上当不了庶吉士,只能做行人、太常、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当朝首辅帝师孙承宗当年那是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做了十年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