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赈灾花费大概四十万两。九月份黄河决口,赈灾花费了三十万两,户部超支的部分总共有一百二十万两。”吴亮嗣一脸的沉着,没有丝毫担心的意思,将自己的花费都说了出来。
众人全都点了点头,不怕你花了钱,只要能说清楚就不是什么事情。户部的这些花费都是有账可查,而且全都是大事情,想来也是没有问题。
户部超支了一百二十万两,剩下的全都是工部的事情了,两百二十万两的超支。看来工部的事情很麻烦,大家全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实在是这钱很多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
“皇上,工部年初的预算并不多,只有四十万两。不过这四十万两没到两个月便花光了,用途是制作火炮和火铳。后来各地边军又请求拨付火炮,工部又花费了一百万两铸造火炮。后来辽东的水师缺船,福建和浙江的造船上造了十艘船,花费一百二十万两。现在船已经交到辽东去了,这就是工部超支的两百二十万两。”徐光启也没有拿起工部的账单,脸色阴沉的可怕,显然他的心情并不好。
众人都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徐光启的脸色会这么难看?这些花费听起来没什么不对,也都用到了正地方。工部的官员有些偷工减料,克扣了一些钱,或者直接就多报了银子,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大家都在这么多,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只要不误事,这些都是小节。
不过坐在龙椅上的天启皇帝心里却明白,徐光启如此生气是有原因的。工部的钱全都花在了将作监,可是这钱大部分都进了官员的腰包,还有一部分进了边将的腰包。
火炮和火铳的确是铸造了,不过不要说质量,那根本就是残次品。甚至很多都是原本的废炮,重新收拾了一下就回到了边镇。那些武官只要签收了,这就算成了。至于火炮的损坏问题,那理由就多了,使用上的磨损炸堂之类的全是理由。
至于为辽东造的船就更别提了,十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