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士子风流 > 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行

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行(4 / 5)

也是同理。只是眼下,当以大局为重,决不可伤了身体。陛下既有遗诏,敕中山王即皇帝位,可中山王年不过一岁,尚在襁褓之中,天下大事,如何决断?如此,必定导致大权旁落,天下的政务,要嘛如英宗一般,落入阉宦之手,要嘛落入权臣之手,老臣担心,一旦如此,则天下要不宁了。”

他一番话,倒是颇有道理,英宗皇帝就是幼年登基,年少不懂事,最后被王振利用,最后酿成了土木堡之变,可以说,土木堡之变,一直都是大明朝的一根刺,如鲠在喉,因此,后世许多人都拿来做反面的典型。所以说杨廷和的话,于情于理都是无从挑剔。

张太后泣告:“那么哀家要问,诸卿有何高见?”

大臣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即有人打起了精神,张太后显然是在诱导什么,又或者是,希望有人说出一些她心里想说的话。

在场的人,老狐狸居多,当然能听出这弦外之音,大家不由振奋精神,最后目光都落在杨廷和身上,杨廷和正色道:“这样的情况,自然要小心为上,绝不容出丝毫差错,将来天下的政事,要嘛托庇于阉宦,要嘛就是委托外臣……”

张太后道:“若是委托外臣,杨卿可以担当吗?”

托庇阉宦,这是绝无可能的,至少在道义上需要绝对的避免,太监不是好东西,这是共识,无论新党旧党,只怕都明白这一点。

杨廷和只给了两个选择,道理上来说,也是无可挑剔。

现在张太后的意思,无非是想倚重杨廷和,将他引为外援。

杨廷和却是摇头,道:“老臣风烛残年,只怕不足以担当大任。”

张太后急切的道:“既如此,为之奈何?”

杨廷和道:“与其如此,不妨依赖宗亲,天子最亲之人,莫过于宗亲,既是血脉相连,现如今中山王孱弱,当引贤明宗室代政。”

绕来绕去,为的还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