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都是刘家所有。
这刘家的祖上乃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被敕为诚意伯,刘伯温的长子刘廌世袭诚意伯、又敕光禄大夫,职官正一品。虽无实权,却也实在显赫,只是其父被人害死,刘廌无心朝政,索姓就以奉亲守墓的名义,归隐回乡,在乡中闲住。
此后,刘家便有祖训,子孙不得为官,因此所有人都挂着诚意伯的名义,在乡中闲居,数代经营,刘家在京师的最后一点影响力都已经烟消云散,可是他们在浙江,却属于名门中的名门。
刘家后人,传到现代乃是第三任诚意伯刘瑜,刘瑜已是年过半百,朝廷多次请他入京为官,他都不肯受,只在家中读书,再加上正德十八年的时候,朝廷又敕刘基(伯温)为太师,谥号定为文成,敕命下来,就必须改葬祖宗的尸骸,毕竟地位不同,陵墓要用更高标准进行改迁,刘瑜就以这个名义,依旧在青田县的家中闲住。
刘家的土地,足有数千顷,因为前些年,大量商贾购丝,许多人家都改粮为桑,刘家见状,也随着这个潮流将绝大多数的土地改为了桑田,可此时,问题却出来了,新任巡抚居然要加税。若只是加一点两点倒也罢了,可现在显然不是一点两点这么简单,而是数倍的增长,刘家土地极多,若是按照现在的税率,怕是每年就要缴纳生丝一千多担上去。按现在的市价,纹银至少高达数万。
数万纹银,这简直就是抢劫。大明朝,可曾听说过缴纳这么多生丝的,缴纳这么多纹银的吗?
本来刘瑜对徐谦的印象很好,毕竟这家伙稳住了浙江,于刘家也是有恩,可是谁知,这家伙刚刚上台,第一个板子就打在刘家身上。
刘瑜很生气,在他的书房里,叫来了结果青田县的大户,这几个大户,自然也极力怂恿刘家先站出来,到时大家一起闹一场,要嘛指使人去抗税,要嘛索姓就发动人弹劾这个家伙,总而言之,十成抽四成的税是他们绝对不能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