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炸开的焰光和雷鸣兑现着他们的期许。
羽林和龙骧两军之间缝隙最大,此战两军汇聚,虽是羽林军都统制彭世涵为正帅,方堂恒为副帅,但两军毕竟互不统属,中间空出了百多丈缺口。
如果不能登高远望,再靠高倍望远镜穿透战场硝烟作精细观察,同时对排枪阵线的特点有足够认识,这处缺口其实是难以发现的。两军的辅助阵列遮掩住了这里,但之所以是缺口,不仅因为兵力薄弱,还因为难以统属指挥,行动跟战场正面的整道阵线格格不入。
准噶尔人经历了近半小时排枪火炮的立体火力洗刷后,以蒙古人血液中独有的战场感,终于找到了这处缺口,一个个部族扭转马头,朝这处缺口涌去,由零碎翼哨临时编组起来的阵线来不及变为空心方阵,渐渐瓦解。
这还有大策凌的一分功劳,当他看到红衣娴熟变阵后,就意识到正面强攻不可取,果断地带领族人转换方向,不断冲击各道阵线,希望能发现薄弱之处。
当他看到前方的红衣向左右收缩,空出了近百丈的缺口时,也不由自主地握拳高呼,机会!这是长生天降下的机会,恐怕也是唯一的机会了……以他为首的上千骑兵自这道缺口涌入,越过排枪红墙后,展现在他们前方的是薄薄的队列,以及后方还以行军队列前进的红衣。跟准噶尔人所熟悉的厚实如山的阵势相比,这样的情形简直就是脱光了衣服的汉人女子,那般鲜香嫩滑。
左右倒卷还是直插深处?
大策凌幸福得难以选择……但这一曰注定是长生天给准噶尔人展现所有希望,然后再一个个砸碎的曰子。
左右收缩的红衣很快在两侧编组出了横阵,跟前方的正面横阵形成了折角,将准噶尔人左右席卷的企图粉碎。缺口足有百丈,看似宽阔,可对准噶尔骑兵来说,正面还容不下一百骑,这上千骑兵,以及后续跟进的大队人马根本没有向左右提速驱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