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草清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海军的耻辱:琉球

第六百三十八章 海军的耻辱:琉球(3 / 6)

于萨摩藩”。亲华派三司官(相当于宰相),福建人后裔郑迥因拒绝签约而被杀。正是这个郑迥,拒绝丰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两度要求琉球自居岛津家附从,为侵朝战争和建江户城而承担义务。

萨摩藩出兵获得了江户幕府的认可,幕府希望通过琉球中介,跟大明实现关系正常化。大明政斧从琉球来使身上看出了曰本已经侵吞琉球的迹象,拒绝跟琉球谈曰本之事,而只是保留朝贡关系,这个目标并没实现。

出于琉球王国直面华夏的特殊姓,江户幕府没有许可萨摩藩单独吞并琉球,而是保留主权,因此萨摩藩只能通过扶立亲曰王室来间接控制琉球,实际政务依旧得靠亲华派照管,比如此时琉球首辅还是华人后裔,名叫蔡温。

这些事并不是秘闻,找经常来往琉球的商人一问便知。海防司北曹以及海军情报司所得的资料,都以这些内容为历史背景。萧胜领着海军去琉球时,脑子里的印象都还跟大多数华夏人一样,觉得琉球不管是民间还是庙堂,都心向华夏,只是被曰人所压。加之其军力羸弱,要把控琉球,不管军事人心,都是易如反掌。

可他们都忽略了一些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让实际的琉球,跟他们心目中的琉球,有着极大的偏差。

不管是亲华还是亲曰,都是出于利益。琉球在华夏周边各国是朝贡最频繁的一个,每两年一贡,许贡船两艘,中方次年回一艘船去琉球。琉球人以手工野物,换取金银绸缎,利益颇丰。

除开朝贡,琉球与福建的民间贸易往来也非常兴盛,原本琉球就处于曰本长崎-福建月港-吕宋马尼拉这条贸易路线的中转点,跟中国保持密切关系,自然是基本国策。

因此当大明覆灭,琉球贡使滞留福建时,满清征南大将军博洛伸手一招,琉球贡使就屁颠屁颠去了燕京,奉顺治皇帝为主,还将明朝的册封金印交了上去,什么“大明为父”的节艹,那是一分没有,当琉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