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随,能在徐从治面前说上话,先去试探了一下,徐从治有接洽的意思,杨云浓还没过完大年就出发了,赶着去面见山东巡抚。
马车吱吱呀呀的走远了,难民们又回到烂兮兮的官道上,难民的尾巴上,出现了四个穿着褴褛的和尚,他们身上的方袍又旧又脏,样式为宽袖方形,因而称为方袍,自宋代以来的僧服就大致是这个样式。
他们头上都带着僧帽,两鬓能看到一些短短的发根,其中一人两鬓花白,显然上了年纪。
一个三十左右的僧人对那老和尚低声说话,一口的河南口音,但说的事情,却是辽东,“额驸,奴才来过此处,再过去几里路,便是昌邑县界,那边就属于登莱了。”
“再叫一次额驸,咱就割掉你的舌头。”老僧缓缓抬头,露出苍老的面孔,正是堂堂后金的抚顺驸马李永芳。
对这个过气老汉奸来说,皇太极这次的重用是一次机会,李永芳年事已高,本人对权位已经没有太多追求,但他希望给几个儿子争取更好的条件,特别是第五子巴颜。
皇太极也很清楚巴颜在李永芳心中的地位,让巴颜进宫当值,既是一种恩惠,也是一种变相的劫持人质。李永芳是汉奸开先河者,无论如何不会被大明再接受,皇太极不担心李永芳投降,只是担心李永芳熬不住酷刑。如非继续恢复登州的情报网,皇太极也不会直接让李永芳出马。
四人跟在流民后面,那些河南流民也没有理会他们,因为几个和尚看着比他们还穷,走过几里之后,来到了一个路卡。
这里是与昌邑交界的地方,周围有一片荒地布满窝棚,路卡旁边就有几口大锅煮着稀粥,正有一些先到的流民在排队,香味一飘出来,河南这帮流民按捺不住,十几个强壮的冲上去不由分说推开前面的人,就要去抢粥碗。
第一个抢到的还没来得吹冷,旁边就冲出一群红衣短装的士兵,挥着两尺的棍子对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