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清弊主 > 第579章 捐纳

第579章 捐纳(2 / 3)

赈灾钱粮之官吏,微臣亦毫无怜悯之心,其罪确实当诛,然其家人何辜?微臣恳请皇上只诛首恶。”

王项龄亦是紧跟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微臣窃以为,犯过之官吏,当按《大清律》依律惩处。”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瞥了一眼这两个心腹大臣,微微沉吟,才缓声道:“朕非是残暴之人,亦不愿推行苛政,但侵吞克扣赈灾钱粮已是积重难返,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一众贪官污吏,不如此不足以让他们心生敬畏,官吏是人,灾民也是人,一人侵吞可能导致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饿死,这对灾民不公平!”

说着,他又看向富宁安道:“最重要的还是监督,既是对灾民负责,也是对官吏负责,朕之所以要派谴国子监的监生分赴各地监督,便是因为他们未沾染官场的恶习,不会官官相护,不会欺上瞒下,心中还有丝天良未泯。经历赈灾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民生,对他们对朝廷都有益处,对这些监生,要严令地方加以保护。”

富宁安此时哪里还敢多言,忙躬身道:“微臣尊旨。”见气氛沉闷,他抬起身,便有意的引开话题,道:“皇上,此次输捐,有各商号和盐商带头,必然应者如云,自然少不了士绅富户,朝廷已经多年没有捐纳,又恰逢皇上改元,能否开纳以鼓励输捐?”

一听这话,施世纶不由暗骂他糊涂,一开纳,岂不是把皇上的功劳抹杀的干干净净?

听到捐纳,贞武的心思立时是被吸引了过来,捐纳制度是朝廷选拔官吏的重大途径之一,与科举、荫袭、保举并行。这一制度可谓是大清的一大败笔,大清之亡与这一制度也不无关系。

贞武之前也未想到富宁安会突然冒出这个话题,对于捐纳,他是深恶痛决,不过,他却是没有急于表态,捐纳始于顺治,康熙也曾几次开纳,此事他不能贸然表态,至少不能太急进,微微沉吟,他便扫了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