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却是暗暗心惊,假如唐通没有随行,假如那岩缝后面没有小路通往山后,假如他死在了剑阁,楚国将会怎样?
剑阁这一劫,他是侥幸躲过去了,可是世事无常,谁知道他项庄会不会在哪一天突然暴毙?如今的楚国,他项庄的王权已经无比巩固,只要他项庄活着,楚国无忧,一旦他项庄死了,太子又没有册立,楚国只怕立刻就会陷入内乱!
道理是明摆着的,国中文武大臣,在太子人选上分歧极大。
项佗、项他、桓楚、季布等故楚老臣全都中意嫡长子项政,百里茂、子车师、西乞烈等秦系将领却认为项术天资聪颖远超项政,理应成为大楚国太子,除此外,项庄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国中还有一股隐藏的势力,希望赢贞所生的第五子项望能够上位。
太子之争,眼下主要就是项政、项术、项望之间的角逐,不过,百里贤、毕书这两位最有发言权的太子傅却始终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今天,一是项庄的确心有感慨,再一个他也想借机探探百里贤的口风,看看他究竟中意哪个?
百里贤深以为然地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国有储君则稳,臣以为当立。”
“好。”项庄再问道,“子良以为,寡人的七个儿子之中,哪个堪为储君?”
百里贤闻言默然,而且是长久的沉默,册立太子,他举双手赞成,可让他说出太子的人选,却是万般不愿意,太子之争既是国事,又是帝王家事,牵连甚大,百里贤不想贸然卷入其中,何况他还是百里夫人之长兄,项术、项勇之亲舅,更得避嫌。
项庄诚恳地道:“子良,现在我不是君,你也不是臣,咱们就是朋友,朋友之间谈心总该是坦诚的吧?作为朋友,你认为应该册立谁为太子?”
百里贤喟然道:“既然大王如此坦诚,臣也只能姑妄言之了,臣以为,公子治、公子权皆非人君之姿,若因势利导、善加教授,公子治可为良